【天天播资讯】闪耀在极高海拔学校里的“星星”

新华社拉萨6月19日电(记者刘文博)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,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,空气稀薄,环境艰苦。来自河南的潘红培已在尼玛县申亚乡小学义务支教近两年,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“星星”,正在极高海拔的学校散发独特光芒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爱笑的“嘎玛”

“嘎玛”,藏语意为“星星”,申亚乡小学的同学们经常这样称呼潘红培。在孩子们的眼中,潘红培乐观和蔼,无论遇到什么难题,她总是“笑盈盈的”。

潘红培大学时就是一个爱笑的姑娘,她喜欢读书,对西藏充满热爱。毕业时,本有机会留在河南成为一名高中教师的她,却毅然决定来到西藏,来到条件艰苦的申亚乡小学。

“要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必须先充实自己的精神、丰富人生阅历。”潘红培说。在实际教学中,她寓教于乐,用宽阔的视野为申亚乡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“知识之窗”。潘红培所任教的班级,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,她本人也曾多次夺得尼玛县教师业务能力大赛的第一名。后来,即使不是潘红培教的学生,也都来主动找她。“一口一个潘老师,声音可甜了。”潘红培自豪地说。

潘红培和孩子们在一起。(受访者供图)

爱笑的“嘎玛”偶尔也有伤心的时候。有的孩子比较调皮,上课不认真听讲,这让潘老师十分着急,甚至被气哭过。后来,她和这些孩子一起跳锅庄舞、踢足球,发掘他们的特长,慢慢地引导他们爱上学习。

“潘老师就像黑夜中的星星,照亮我们的前路。她的笑容就像星星在眨眼,给予我们无限的美好想象。”五年级的格桑曲珍告诉记者。

极高海拔学校教师的一天

两年来,潘红培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和学生们一起出操跑步,这也是她一天工作的开始。

由于师资不足,潘红培需要负责英语、科学、道德与法治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。上午,她往往专心备课。中午休息时,抽出时间来给同学们批改作业。下午,她则忙碌在课堂上。晚自习过后,她还会给同学们继续辅导课业。有时候学生们饿了,她就自己做饭给孩子们吃。82个孩子的作业,她都会一页一页地仔细批改。“把一天中所有的事情忙完,就到凌晨了,那时我才能休息。”潘红培说。

潘红培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。新华社记者 刘文博 摄

无数个普通的一天,汇聚成了一项不平凡的事业。潘红培说:“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才,走向充满光明的未来,我的心愿就满足了。”

一个“不想妈妈的女儿”

和妈妈通话时,潘红培总会被问到:“想我了吗?”“不想,这里一切都挺好的。”这是她的回答。

实际上,因申亚乡海拔太高,潘红培经常睡不着觉,眼中布满血丝。有一次,她因劳累过度病倒了,“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妈妈”。

收到妈妈寄来的衣物后,潘红培在与妈妈通话。(受访者供图)

这个“不想妈妈的女儿”,被申亚乡小学的孩子们当做了妈妈。六年级的普布卓玛经常依偎在潘老师身边,听潘老师给她讲课、讲外面世界的故事。课余时间,潘老师带她一起玩耍、听她的心里话。美术课上,普布卓玛把潘老师画在了纸上,旁边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大字——“我的妈妈”。

孩子们经常会敲开潘老师的门,无论早晚,她总愿意与孩子们分享快乐或烦恼,解决孩子们的大事小情。“一切为了孩子,习惯了,不觉得有什么。”她说。

申亚乡小学党委书记仁增伦珠说:“潘老师刚来时拎一桶水都要休息好几次,现在她都能帮附近的村民们打水了。学校的同学们在她的教导下成绩越来越好,越来越懂礼貌,她是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。”

六月初,潘红培又一次向组织递交了申请:如果有可能,她要永远坚守在申亚乡小学、陪在孩子们身边。“万一不能留下,我想去更加偏僻、更加艰苦的地区,继续实现我的理想。”潘红培坚定地说。

闪耀在极高海拔学校的“星星”,为无数孩子点亮了希望的灯火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