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里斯托弗·诺兰:悖论之间

相关报道详见《对话诺兰:“电影的职责是提出问题,而不是假装有答案”》


(资料图)

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·诺兰来到中国,受到好莱坞明星般的礼遇。抵挡不住影迷热烈的签名请求,他花了十分钟才走完环球城市大道影院前不到十米的红毯。

2023年8月下旬,诺兰在上海参加电影《奥本海默》的放映活动。(片方供图/图)

拥有《盗梦空间》《星际穿越》《记忆碎片》等众多响当当的作品、全球总票房接近60亿美元、11座奥斯卡奖和36项奥斯卡提名,诺兰俨然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导演。

电影史学家大卫·波德维尔曾写道,同代导演中,“没有人能像克里斯托弗·诺兰那样,职业生涯一飞冲天……现在诺兰常被视为成就最高的在世电影人之一”。

的确,诺兰可能是大众知名度最高的作者导演,也是最通晓商业与艺术平衡之术、少数自己原创剧本的好莱坞大片导演。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非线性叙事和超现实主义,光是《盗梦空间》结尾陀螺有没有停下这个谜题,《纽约时报》称,关于它的讨论之多“已经接近黑洞的密度”。

中国影迷和影评人也投入了不相上下的热情。在豆瓣TOP250榜单里,诺兰的《星际穿越》《盗梦空间》《蝙蝠侠:黑暗骑士》分别排名第9、10、30。放眼世界影坛,这是唯一一位有三部作品跻身前三十的导演。

然而,为诺兰在电影史中找到准确的位置还不是那么容易,严苛的影评人指出,诺兰的电影只在大众审美和好莱坞体系内有所突破,艺术革新和先锋性尚存疑。

比如,波德维尔肯定了诺兰版《蝙蝠侠》的新意后,又不无嘲讽地评价,“我很快就感觉到其中装腔作势、含混不清的呈现方式,这也是好莱坞在处理这类话题性主题时的典型而传统的方法。”

除了技术方面的奖项,诺兰尚未获得过“奥斯卡学院”和金球奖的青睐。《奥本海默》上海首映式上,一位影迷激动地抢过话筒提问:“你这次有信心拿到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吗?”诺兰回答:“如果你关注我的职业生涯,就会知道我在这种事情上没什么特别的成果。我为观众而拍电影。”

那么,新作《奥本海默》会有所不同吗?

北美公映一个月后,《奥本海默》的IMDb评分高达8.6、票房超7.7亿美元,是诺兰口碑票房表现最好的作品之一。

主人公奥本海默,是理论物理学家,曼哈顿计划的科研负责人,美国家喻户晓的“原子弹之父”。二战后,他转而主张管控核武器,反对核军备竞赛,遭受了麦卡锡时代严重的政治迫害,成为美国历史上一桩冤案。

电影《奥本海默》中,彩色画面的段落和黑白画面的段落交织出现,诺兰介绍,二者分别代表奥本海默和施特劳斯的叙述视角。(片方供图/图)

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,奥本海默见到杜鲁门时说:“总统先生,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鲜血。”这个人物的心理与道德困境显而易见,在美国接受采访时,诺兰解释:“我对在某种意义上被悖论囚禁、受悖论摆布的角色感兴趣。”

假如你想探究是什么驱使诺兰创作这个故事,他当然可以把事情经过告诉你:他在上一部电影《信条》的台词里提到了奥本海默,杀青派对上,演员罗伯特·帕丁森把奥本海默的战后演讲集作为礼物送给了他,启发他思考,“他们纠结于自己释放出去的东西。要如何控制它?这份责任实在是太庞大了”。

诺兰不介意告知作品背后的美学灵感,《奥本海默》受启发于格雷厄姆·斯威夫特的长篇小说《水之乡》、艾伦·帕克的电影《天使心》等等。在南方周末的专访中,他谈起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、古典文学的人物塑造和好莱坞的空间建构方法。

不过,如果想要了解更深,诺兰就无法解释了。事实上,他